访问旧版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教育学系  >  正文
刘隽颖

作者: 时间:2022-10-29 浏览次数:

   


姓名:刘隽颖 职务职称: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大学教师发展

所在单位:教育学系

电子邮箱:LIUJUNYING@CUG.EDU.CN


教育背景:

2015.9—2019.6,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17.9—2018.10,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育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11.9—2014.6,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07.9—2011.6,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经典著作选读质性研究理论与方法

代表性成果:

❋论文著作

1.刘隽颖,程升威,孙雨洪.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缘何失效?——基于本科生视角的考察[J].现代教育论丛, 2025(04):65-75.

2.刘隽颖,郎平.规训与反叛:“发表”如何影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志趣[J].江苏高教, 2025(02):62-70.

3.刘隽颖,李鹏飞.彰显文化自信 回归教育本质——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J].北京教育(高教),2025(01):12-17.

4.刘隽颖.美国不同类型高校教师对本科教学的认知差异与成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 2021(02):92-98.

5.刘隽颖.教学学术理念下美国研究生助教的身份、培养、功能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1(07):86-90.

6.刘隽颖.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中的基本原则——以加州大学系统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0(04):88-96.

7.路丽娜,刘隽颖.“拔尖计划”学生拔尖在何处[J].高等教育研究, 2019(11):79-85.(《新华文摘》2020(08)论点摘编)

8.刘隽颖.新自由主义冲击下美国社区学院的组织变革[J].比较教育研究, 2019(07):29-35.

9.刘隽颖.“教学学术”研究体系的四维建构及其实践机制[J].江苏高教,2019(01):74-82.

10.John S. Levin,刘隽颖.新自由主义背景下美国高校终身制教师学术身份的冲突与适应——John S. Levin教授专访[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3):101-109.

11.刘隽颖.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及其提升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2):5-7.

12.王洪才,刘隽颖,韩竹.中国特色的高职“双创”教育模式探索——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1234”创新创业教育模型建构为案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8(02):56-64.

13.刘隽颖.大学创新教学的四原理[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4):28-35.(《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18(3)全文转载)

14.王洪才,刘隽颖.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核心·难点·突破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7(13/14):61-63.

15.刘隽颖.大学战略规划中要处理的五对关系[J].现代教育管理,2017(03):54-58.

16.刘隽颖.论大学创新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特征[J].大学教育科学,2016(02):70-73,77.

17.王洪才,刘隽颖,解德渤.大学创新教学:理念、特征与误区[J].中国大学教学,2016(02):19-23,47.

18.王洪才,刘隽颖.学术自由:现代大学制度的奠基石[J].复旦教育论坛,2016(01):50-57.


❋课题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一流大学教师教学评价改革研究:国际经验与本土探索”,2021.08-

2.湖北省教育厅2023年湖北本科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学能力培养机制研究”2024.01-

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国际比较研究——基于对美国、英国 、澳大利亚、新加坡一流大学的考察”,2024.08

4.湖北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学成为学术之道: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制度重构”,2023.12,已结题。

5.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开放基金项目“本科生评教的现实境遇与未来走向——基于G大学的考察”,2021.04-

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课题“我校青年教师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2020.08,已结题。




上一篇:徐绍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邮编:430074

邮箱:jyy@cug.edu.cn

电话:027-67886266

微信公众号:CUGJiaoYanYuan

微博:https://weibo.com/CUGGaoJiao


Copyright & copy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 388号       邮编:430074       E-mail:jyy@cug.edu.cn